拉伸件的加工特點及常見問題
拉伸件應盡量簡單、對稱、并能一次拉伸成形。
拉伸件壁厚公差或變薄量要求一般不應超出拉深工藝壁厚變化規(guī)律。根據統(tǒng)計,不變薄拉深工藝的簡壁大增厚量為(0.2~0.3)t,大變薄量為(0.1~0.18)t(t為板料厚度)。
當零件一次拉深的變形程度過大時,為避免拉裂,需采用多次拉深。這時在確定需要的表面質量前提下,應允許內、外表面存在拉深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痕跡。
在確定裝配要求的前提下,應允許拉深件側壁有相應的斜度。
拉伸件的底部或凸緣上有孔時,孔邊到側壁的距離應達到a≥R+0.5t(或r+0.5t)
拉伸件的底與壁、凸緣與壁、矩形件的四角等處的圓角半徑應達到:r≥t,R≥2t,rg≥3t,否則,應增加工序。只需一次的,圓角半徑可取r≥(0.1~0.3)t,R≥(0.1~0.3)t。
拉伸件的徑向尺寸應只標注外形尺寸或內形尺寸,而不能同時標注內、外形尺寸。帶臺階的拉深件,其高度方向的尺寸標注一般應以拉深件底部為基準。
拉伸件的尺寸范圍很大,小至幾毫米,大至幾米;拉伸件精度也較不錯,可達IT10級精度,如采用精整拉深,精度可達到1T8級,表面質量近似磨削。因此,在汽車、摩托車、拖拉機、飛機、電子儀器儀表、產品以及日用品等工業(yè)部門的生產中,拉深工藝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。一般情況下,拉深件的尺寸精度應在1T13等級以下,不宜高于1T11等級。對于精度要求高的拉深件,應在拉深后增加工序,已提升其精度。由于材料各向異性的影響,拉深件的口部或凸緣外緣一般是不爭氣的,出現“制耳”現象,需要增加切邊工序。
拉伸件的常見問題:
1、拉伸件加工壁破裂
這種缺陷一般出現在方筒角部附近的側壁,通常,出現在凹模圓角半徑(rcd)附近。在模具設計階段,一般難以預料。即倒W字形,在其上方出現與拉深方向呈45°的交叉網格。交叉網格象用劃線針劃過一樣,當尋找壁破裂產生原因時,如不注意,往往會看漏。它是一種原因比較清楚而又少見的疵病。
2、拉伸件加工方筒拉深
直邊部和角部變形不均勻。拉伸件加工隨著拉深的進行,板厚只在角部增加。從而,研磨了的壓邊圈,壓邊力集中于角部,同時,也推動了加工硬化。為此,拉伸件加工彎曲和變直中所需要的力就增大,拉深載荷集中于角部,這種拉深的行程載荷曲線載荷峰值出現兩次。
拉伸模具的加工特點:
1、凸、凹模之間的空隙要制造均勻。對無導向設備的拉深模具,應放一樣件來調整凸、凹模的正確裝置方位;關于有導向的拉深模具,拼裝時也要凸、凹模之間的空隙均勻。
2、材質致密性好,拉深變形中有彈性變形,要在凸、凹模被淬硬之前要進行試沖和修整,易于加工,性好,等到拉深試模具合格后,再按試模狀況來制造落料模。
3、對無導向設備的拉深模具,要求放一樣件來調整凸、凹模的正確裝置方位;有導向的拉深模具,拼裝時也要確定凸、凹模之間的空隙均勻。
4、加工拉伸模具一般先制造拉深模具,待拉深試模具合格后,再按試模情況來制作落料模,模具零件的可加工性及模具維修的方便性,這些應在設計考慮得周全。
5、拉伸模具的加工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,所以拉伸模具加工需通過改進零件,也是提升模具質量的一大因素。